如何高效备考事业单位?

转自知乎:职测和公基有什么区别? - 托马斯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739929/answer/2324808660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本人毕业于北京某 985 院校,曾以笔试 155 分(行测 78、申论 77)上岸某省厅千人岗公务员,在备考公务员之余,2 次进入省直事业单位面试(面试阶段放弃)。

我的这篇文章可能和大家看到的其他事业单位考试攻略不太相同,哪里不同呢?我会着重从事业单位考试与公务员考试之间的区别,来分析如何高效地备考事业单位,花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做到事半功倍。

为什么我要从这个角度来讲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准备考编的小伙伴是单独准备事业单位考试的,绝大多数小伙伴都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同时准备。所以,既然是做两手准备,就要明白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在备考的时候有的放矢,甚至一箭双雕。

本文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的考试内容、事业单位考试与公务员考试的区别、《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三个部分,全文 8000 多字。

一、事业单位的考试内容

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内容是行测+申论,那事业单位考什么内容呢?

纵观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不管是联考,还是个别事业单位单独组织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4 种:分别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能力应用》《公共基础知识》、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年份的考试内容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就是以上 4 门课的组合。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报考公告和职位表,看清楚所报考岗位的考试科目。

其中,对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能力应用》,根据报考岗位的性质,分为综合管理类(A)、社会科学专技类(B)、自然科学专技类(C)、中小学教师类(D)、医疗卫生类(E)5 类,具体区别如下:

A 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招聘专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汉语言文学类、文秘类、法律类、新闻传播类、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B 类主要适用于经济、会计、新闻、律师、出版编辑、记者、翻译、公证员、广电播音、工艺美术等岗位。招聘专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会计类、财务管理类、经济类、管理类、审计学、金融学、统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物保护、财政税收等。
C 类主要适用于工程、农技(农艺、畜牧、兽医)、船舶、民航飞行、一般性自然科学研究等岗位。招聘专业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食品科学、化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各类理工科专业。
D 类和 E 类很容易理解,前者适用于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包括中小学教师、中专教师。后者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包括医师、药师、护士等。
在上述 5 个类型中,采用 A 类和 B 类的岗位最多、范围最广,绝大多数考生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接触到的都是这两类。

具体考哪一类,主要与所报考的岗位有关,并不对应具体单位。以学校为例,如果招教师岗,那就考 D 类,如果招会计和文秘岗,那就考 A 类或 B 类。

而且,在实际招录工作中,A 类和 B 类之间的界限经常不是很分明,比如某单位招会计,需求专业为会计学或财务管理,可能会考 A 类,也可能会考 B 类,具体以官方的考试公告和岗位表为准。

二、事业单位与公务员考试的区别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本质上就是公务员的行测,题型基本一样,只是在个别题型上有所创新,但难度较行测小。

文章开头提到,我曾经在备考公务员之余,2 次轻松进入省直事业单位面试。之所以说轻松,就是因为我当时在全力备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得非常扎实,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题型与行测一致,但又比行测要简单,所以我很轻松地就拿下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由于工作之便,我身边有很多事业编的同事。关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备考问题,我还专门与部分事业编同事请教过,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行测一样,当时主要是在备考公务员,看见有事业单位招考,就报名试一下,结果考上了,就来上班了。」所以,大家都建议,如果是在同时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那《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按照行测准备就可以,没必要再单独去买书学习。

(二)《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公务员的申论,但与申论略有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考试题型

(1)申论

主要题型包括归纳概括题、提出对策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和大作文。

(2)《综合应用能力》

A、B 两类试卷考察题型各有不同。A 类题型主要包括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事务处理、应用文写作和公文写作。B 类题型主要包括概念分析、论证评价、校阅改错、材料分析和材料作文。

可以看出,A 类题型基本上和申论一致,B 类则在题目类型上有所创新。

2.解题思路

关于解题思路,我们先来看一下各个辅导机构是怎么说的:

申论材料较长,答题时侧重对材料的掌控,强调抠材料,从材料中找答案。除大作文外的小题看似是主观题,其实还是客观题,因此,「申论要抄材料」——这点没错,申论确实要抄材料。

《综合应用能力》由于材料较少,出题更灵活,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作答,不能照搬申论抄材料的那种做法——这点理论上来说也没错,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阅卷工作的复杂性。

出题人确实想通过不同类型的试卷对考生不同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区分,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申论和《综合应用能力》这类考试,最难的地方就在于阅卷,由于没有客观答案,导致阅卷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太大。为了使阅卷过程尽可能的客观公正,在阅卷过程中会设置一系列控制流程(具体的如果各位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搜,这不是本文的重点),虽然都是主观题,但阅卷时还是会提供答案要点或得分点。

阅卷人也并不像大家想的水平有多高、有多权威,都是临时抽调组成,很多人甚至是辖区内各高校的研究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上岗了。绝大多数阅卷人实际上分不清楚申论和《综合应用能力》之间的具体区别,也不清楚题目到底要考察考生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他们能做的就是对照着答案要点,踩点给分。在实际阅卷过程中,由于阅卷时间非常紧张,阅卷人根本不会去认真看你的答案,只是非常快速地扫一眼,看一下你踩中了几个得分点。

如果按照机构所言,《综合应用能力》由于材料较少,就需要考生主观发挥,那最后的答案必然是千人千面,没有统一标准,这样的话,阅卷的时候这个点该怎么踩?所以,既然是踩点给分,那这个点必然是来源于材料,也只能来源于材料,根本就没有给考生过多主观发挥的空间。

所以,不要再听什么《综合应用能力》不能抄材料的话,在实际答题中,申论怎么抄,《综合应用能力》同样怎么抄。机构之所以说不能抄,无非是想让你再多报一个事业单位的辅导班而已。

根据我自己 2 次事业单位的进面经历,并结合身边很多同事的备考经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你报考的是 A 类事业单位,按照申论的方法和教材备考《综合应用能力》,是完全没问题的。

综上所述,如果你报考的是 A 类事业单位,又同时在备考公务员,那我的备考建议是:全力以赴地准备公务员行测和申论,事业单位等到考试时直接上考场就行,这是最节省精力和时间的办法,二者都不耽误。

如果你报考的是 B 类事业单位,那《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依然可以与公务员行测兼顾,不需要单独复习,但是《综合应用能力》就无法兼顾了,毕竟《综合应用能力》B 类试卷中的论证评价、校阅改错等题型是申论中没有的,这种情况下,你就得再多抽出一些时间去学习和掌握这些新题型了。

当然,有些小伙伴说了,我就是单纯地备考事业单位,不考公务员(虽然我一般不建议这么做,毕竟辛苦备考一场,最好是二者都能兼顾),那你当然可以只看《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能力应用》的教材,毕竟针对性更强,而且更简单,如果按照公务员行测和申论来准备,不是说不行,而是杀鸡用牛刀了。

在这里顺便解答一下很多小伙伴的疑惑,那就是如果我既能报 A 类,又能报 B 类,该怎么选呢?

这就和公务员报考时选岗一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上岸难易程度、单位好坏、个人偏好等综合考量,不能一概而论。

这里只说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如果你面临选择的两个单位对你而言差不多,你并没有明显的偏好,那么通过上面的分析,答案已经很清晰了,当然是选 A 类了,毕竟 A 类《综合能力应用》的题型更常见、更熟悉,还能与公务员备考兼顾,运气好的话,能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选 B 类的话,要学习的内容更多,对时间和精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部分事业单位考试的特色,有很多单位会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一门单独的科目拿出来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复习的角度来说,《公共基础知识》由于其覆盖面广、涵盖的知识点多,是很多小伙伴比较头疼的一个科目。其和行测常识的区别在于,行测常识考察的知识点不固定而且范围非常广,复习起来无处下手,很可能你复习到的常识一个也不考,因此复习起来性价比很低,大多数人就干脆放弃了。但是《公共基础知识》不一样,它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识点是固定的,相当于给你划定了复习范围,所以复习起来比行测的常识简单。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察范围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常识、管理、公文。

1.政治

占比最高,最重要。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时事政治。其中,马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时事政治是复习重点。

(1)马哲,考察范围固定,但难点在于理解,复习起来有一种被考研政治支配的恐惧,所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马哲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脉络。这部分内容的考试题目很少会直接考察知识点,如果单纯靠死记硬背,是很难拿分的。解决的方法,一是多做题,通过做题去理解,做一道题,争取弄懂一个知识点;二是有选择性地听一些视频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察范围固定,主要靠记忆,背下来就好,但由于理论是成体系的,所以最好借助思维导图。其中邓的理论近年来考察比例有所下降,重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上两部分内容虽然知识点较多,但是知识点范围是固定的,不存在教材之外的东西,只要你复习了,就一定能复习到,不用担心白复习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花大力气,争取全部拿下。

(3)时政,时政复习难度较大,很多考生时政题都是靠蒙。主要原因在于知识点不固定,复习起来无处下手。但如果加以总结,也能发现规律。

时政的考察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重要会议。主要掌握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主题和重要意义。比如十九届六中全会,几乎是今年的必考点。

二是重要文件。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

三是重要讲话。重要场合的讲话也是近几年考察的重点。比如建党一百周年的讲话,也是今年极为重要的考点。

以上三类复习起来相对较简单,因为近一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发布的重要文件、发表的重要讲话都是基本固定的,等于考察范围是明确的,将这些内容梳理出来,多看多背即可。

四是时事政治。这部分内容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复习起来相对较难,因为不知道会考到什么。但还是有侧重点,归纳起来考察较多的点有:近一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重大工程和项目(比如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重要科技成果(比如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重大活动(比如建党 100 周年)、重大国际事件(比如中老铁路建成通车)等。

关于时政的学习,很多机构都说主要靠平时积累,这其实是不对的。平时当然要多关注时政,灌灌耳音,有个印象。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平时看得再多,到考试的时候都忘了。所以时政实际上是非常适合考前突击的,现在各大辅导机构和网络上总结的时政类资料非常多,也很全面,考前找上一份最新的,实在不行,自己上网搜一下近一年来的大事记,整理出来,集中精力背一背,既节省时间,也记得牢固。

2.法律

重点和难点,占比较高。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主要在于法律包含的知识点太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全面复习到,所以复习的时候要重点关注高频考点,尤其是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是考察频率较高的 5 大板块。而且法律有一个特点,它会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所以每年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新法颁布或修订,近两年要重点关注的比如《民法典》、2018 年《宪法》最新修订的内容等。

3.经济

该模块的考察范围非常明确,就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难点在于对于没有学过经济学的考生而言,会接触到很多新概念、新名词,刚开始学起来可能比较吃力。好处是,只考察基本的概念、原理,考得比较浅。踏踏实实跟着辅导教材和课程走就可以。

4.管理

该模块主要考察管理学基本原理、行政管理和事业单位管理相关制度。前两者和经济学一样,对于没有学过的同学而言,刚开始有一定难度,但是考察的点很基础,需要大家花时间去记忆,比如一些著名的管理学家及对应的管理学理论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考察的重点,需要仔细研读。

5.人文常识

该模块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常识」,跟行测考试中的「常识」一样,包括文史、地理、科技、生活等等。考察的比例不大,但是复习难度极大,复习起来无处下手,建议日常多积累,没必要花太大力气去专门复习,考场上碰运气就行。

这部分内容中有一小块知识点,是关于你所报考省份基本省情的考察,如本省的面积、人口、民族、文化遗产等等。这些内容在网上都能查到,花不了多少,多看多背即可。

6.公文

该模块主要考察公文的文种、格式、行文规则等,由于公文的文种是固定的,这部分内容的考察点也是固定的,跟着教材逐个突破即可,复习难度较小。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部分容易混淆的文种之间的区别。建议各位小伙伴仔细阅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掌握条例中规定的十五种正式公文: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意见、函、决议、公报、议案和纪要。

(四)岗位相关专业知识

联考之外,各事业单位在单独招考时往往会考察岗位相关专业知识,有些单位甚至就考一门专业课,有些单位会考《公共基础知识》+专业课,或《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专业课。专业知识的备考这里就不再细讲。

三、《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一)分析真题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一定是先分析历年真题,为的就是避免走弯路,做无用功。

事业单位考试由于是各地、各单位自己组织,因此在具体的题型分配上会略有区别。在开始复习之前把历年的真题找来看看,重点分析以下内容:

1.考察什么模块和内容,每一个模块和内容包含的小知识点是什么?

2.各模块、知识点之间的分值、占比。

搞清楚了上面这些事情,再开始复习,就能做到有侧重点、有的放矢,能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二)分模块突破

注意轻重缓急,有所取舍。《公共基础知识》六大模块之间是互相独立、互不相关的,与其说它是一门考试,不如说它是 6 门考试。我们的目标是让这 6 门考试的总成绩最高,而不是对 6 个模块面面俱到。

由于各模块考察的内容不同,对考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不同,每个考生擅长的方面也不一样,在复习过程中,针对不同模块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要及时掌握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对于占比最高的政治和法律模块,一定要重点复习,不能有遗漏,该拿的分数都要拿到,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对于法律模块要多花心思和精力。对于占比较高、知识点相对固定的经济、管理和公文模块,则要跟着教材挨个知识点掌握和记忆,对于非经管专业的考生而言,经管类知识要多费些时间。对于人文常识,则主要靠日常积累,由于复习费效比较低,建议可以适当地少分配一些时间。

在复习的顺序上,按照重要性原则,将重要的模块放在前面,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来,拿下一个,再开始下一个,争取将每一个模块都弄懂吃透,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三)要扎进去、更要跳出来

很多同学在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时,容易一头扎进去,陷入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中,这样就很容易被浩瀚的知识所迷惑,学了半天,脑子里全都是细碎的、一个一个孤零零的知识点,弄不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脉络。这样学到的知识点是孤立的、不成体系的,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没有上下文、前后、左右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联系记忆。

要跳出来。首先,拿到书以后,不要着急学习,而是要先看目录、看大纲,弄清楚每个模块具体都包含了什么内容,大概在教材中的哪部分,各个知识点之间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怎样的。其次,每学习完一个章节之后,不要着急刷题,而是回头尝试将本章节所学的知识点串起来,弄清楚本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脉络,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去画思维导图。如果你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合上书本,能完整地画出本章节的思维导图,那这个章节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说到这,我不得不提一点,很多同学的学习习惯非常不好,习惯于「拿来主义」。喜欢去搜集机构总结成型的思维导图,或者所谓的学霸笔记,我并不是说别人的思维导图不好,问题在于弄错了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自己动手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一个帮助我们将凌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体系,帮助理解和记忆的过程,重要的是画的这个过程,而不是思维导图本身。

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要盲目去搜集别人总结的资料,而是要学会自己思考、总结、提炼。《公共基础知识》实际上很简单,无非就是知识点多了一些,踏踏实实地跟着教材学,按照学习和记忆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拿高分并不难。

(四)掌握正确的刷题方法

知识点的记忆是要在刷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的,所以学习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后,就要紧接着找到对应章节的题目来练习巩固提高,通过刷题来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1.我强烈建议购买纸质题库,在纸质题库上勾画和做标记的过程,也是手脑并用、加强印象的一个过程。

这里分享一个我刷题的方法:做题的时候,一定不要直接在题库上写答案,另外找一个草稿纸,把答案写在纸上。为什么这样做?就是为了题库的重复利用。第一遍做完之后,对答案,做错的题目,在题目前面用*号或者☆号等符号做标记(注意千万不要标记或勾画正确答案)。做第二遍时就重点关注标记过的错题,如果还有错的,继续做标记。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有些题目的前面你能做三四个标记,那就说明这些知识点一定是你的盲区或者薄弱环节,就要花大力气去专门攻克。

所以,这下理解我为什么不让大家刷题的时候直接在题库上写答案了吧,你第一遍把答案写上之后,第二遍就没办法再做了。

另外,我非常反对专门去准备错题本,太浪费时间。《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题量非常大,抄错题是一个极其耗时耗力的过程,你有抄一道错题的时间,我都能复习好多个知识点了。用我前面讲过的在错题前标注*号或者☆号的方法,来代替专门去抄错题。

2.坚决杜绝盲目追求刷题量、不求甚解的态度。很多同学在学习行测和《公共基础知识》这类课程时,盲目追求刷题量,刷完了粉笔 5000 题,还要接着刷中公 6000 题。经常遇到有小伙伴咨询我,说他刷了几万道题,为什么分数还是提不上去。这种明显就是拿着刷题量来自我感动,没有一点用。

正确的刷题方法是:做题和复盘(包括对答案、查漏补缺、掌握相关联的所有知识点等)的时间比应该小于 1:5。意思就是如果你做一道题需要 1 分钟的话,那么复盘至少需要 5 分钟,甚至 10 分钟。无论是做对,还是做错。如果做错,复盘需要的时间更长。

假如你这道题做对了,很多同学对完答案就完事儿了,但正确的方法是,你应该回头再看一下为什么其他选项错了,错在哪里?正确的是什么?每一个其他选项背后所串联的其他知识点是什么?如果要选其他选项,那么题干应该怎么设问?也就是说,虽然你做了一道题,选了一个答案,但是你要通过这一道题,将题干以及 4 个选项所关联的全部知识都吃透弄懂。

这才是高质量的刷题,一道题有 4 个选项,这样刷一道题至少相当于别人刷 4 道题,而且你还弄懂了各个关联和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五)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很多考生认为《公共基础知识》要背很多内容,记不住,复习起来有一种恐惧心理,其实完全没必要。

1.不需要完全准确地背诵。由于《公共基础知识》试卷主要是客观题,所以并不需要完全准确地记住知识点,只需要有个大概印象,能选出正确答案就行。

2.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尤其是对于马哲这类知识点而言,如果不能理解,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这部分内容如果自己看书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适当地听一些视频课。

3.注意利用记忆规律。人的记忆都是遵循艾宾浩斯曲线的,在学完某项知识之后的 1 个小时内,大概会忘记 70% 左右,所以说及时复习很重要。

根据艾宾浩斯曲线,我的经验是,注意三个时间点:1 小时、24 小时、7 天。也就是说每学完一个章节之后,在 1 个小时之内回头复习、刷题(如果因为时间原因做不到这一点,至少应该在每晚睡觉前,将当天所学知识梳理一遍,否则一觉睡起来,前一天所学知识就已忘了大半);24 个小时之内再回头复习一遍,再刷题;一周之内进行第三遍复习和刷题。三遍过后,基本上这个章节的知识点就转换为长期记忆了,起码保持到考试问题不大。然后在每一个章节三轮复习的间隙,可以开始下一个章节,这样各个章节之间就可以做到有序衔接。

对于《公共基础知识》这种知识点多、记忆内容多的课程,最忌讳的就是学完一个章节之后就扔下不管,等到一本书都学完了再回头复习。这个时候,前面学过的知识早都忘得差不多了,与其说是复习,不如说是重新学习,这样其实更浪费时间和精力。

以上就是我个人以及身边上岸同事的备考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标签
文章目录